近日,國家非遺望江挑花市級代表性傳承人、安慶皖江中等專業(yè)學校挑花技藝指導教師何冬霞應邀為合肥師范學院迎淮社區(qū)行知學堂的少年兒童線上講授望江挑花技藝,增強小學員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認知與理解,讓小學員們沉浸式體驗這項傳承千年的安慶傳統(tǒng)技藝,感受“一針一線”中蘊藏的深厚文化底蘊。
活動采用“視頻授課+線下指導”的創(chuàng)新模式,打破時空限制,讓非遺傳承更貼近少年兒童。何冬霞與行知學堂“小先生”團隊提前深入溝通,針對挑花技藝的“挑、鉆、繞、結”等核心針法設計分步教學方案,確保每個細節(jié)通過云端清晰呈現(xiàn)。線下則由行知學堂“小先生”,分組發(fā)放內含繃架、彩線、網格布等工具的材料包,并輔助學員調試設備、固定繡布。
課堂伊始,何冬霞通過視頻向學員們展示望江挑花的經典紋樣——象征吉祥的“鳳穿牡丹”、寓意豐收的“魚戲蓮葉”,并講解其“正反成趣、陰陽相生”的獨特工藝。學員們屏息凝神,緊盯屏幕中老師指尖翻飛的彩線,隨著“上下穿梭、左右勾連”的示范,原本空白的網格布逐漸浮現(xiàn)出精美的圖案。
為幫助學員深入理解望江挑花的文化價值,活動特別設置“非遺小講堂”環(huán)節(jié),播放何冬霞對國家非遺望江挑花的介紹視頻,帶領小朋友們云游安慶皖江中等專業(yè)學校國家非遺望江挑花保護與傳承基地。展覽館內陳列的挑花作品琳瑯滿目,每一幅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。而基地的迎賓廳,更是仿照當年望江挑花進入人民大會堂安徽廳的裝飾場景復制而成。望江作為“三孝之鄉(xiāng)”,迎賓廳內還特別展示了以二十四孝為主題的挑花作品,傳遞著孝道文化的深刻內涵。
小學員們通過觀看教學視頻,清晰觀察到何冬霞老師指尖的彩線如何織就精美紋樣。在“小先生”的輔助下,他們親手嘗試挑花制作,感受著“一針一線”里的文化魅力。
“此次‘望江挑花’線上授課不僅是一次技藝的傳授,更是一場對少年兒童的非遺文化啟蒙?!焙味急硎?,這種活動很有意義,當彩線在網格布上交織成畫,當童聲在課堂里誦讀非遺誓言,千年的文化基因正以嶄新的方式,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這些非遺的新生力量將會成為弘揚非遺文化,傳承中華文脈的重要力量,為持續(xù)深化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,推動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與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貢獻青春力量。
來源:安慶皖江中等專業(yè)學校